第十一章 抹灰工程

 


说明

一、本章包括整修项目、一般抹灰、墙体保温、装饰抹灰、镶贴块料面层、基层界面处理等,共6节65个子目。

二、工作内容

1.一般抹灰工程包括清理、修补、湿润基层表面、调运砂浆、分层抹灰找平(包括门窗洞口侧壁抹灰)、罩面压光、清扫落地灰、清理等全部操作过程。抹灰及勾缝均包括堵脚手眼,勾缝包括剔瞎缝。

2.外墙粘贴聚苯板包括找平后的基层表面清理、弹线、板材切割、打毛、涂界面剂、粘贴、打磨、找平、锚栓固定。聚合物抗裂砂浆包括调、抹抗裂砂浆,找平、养护等。玻纤网格布、钢丝网包括裁剪、铺设网格布、钢丝网等。

3.装饰抹灰包括基层处理、打底嵌条、筛洗石屑、配色、抹灰找平、粘石、起条等全部工序。

4.镶贴各种面砖包括基层处理、抹垫层、打底、选砖、磨砖、套规格、浸水、打眼穿丝、镶贴面层、擦缝、上蜡等全部工作。

5.基层界面处理包括基层清理、修补、湿润、喷(刷)界面剂;刷水泥浆包括清理修补基层、调制水泥浆、涂刷、清理。钉钢丝网包括裁剪、钉钢丝网。

6.找补抹灰除包括新抹灰的工序外,还包括去掉空鼓、酥裂灰皮和清理基层等工序。

三、统一性规定

1.砖墙面抹干混砂浆,如设计不同,麻面按相应子目人工乘以系数1.24。

2.抹水泥护角、轮垫、圈梁、过梁等所需水泥,已综合考虑在材料费中。

3.水刷石、干粘石、剁假石均以青水泥为准,如使用白水泥,材料品种可作调整。

4.勒脚以抹灰高在1m以内为准,超过1m者,套用外墙相应子目。

5.水泥、水刷石、干粘石等的腰线均以突出墙面为准。与墙面抹灰在同一平面,只分格与分色的,套用立墙面抹灰等相应子目。

6.普通腰线系指突出墙面1~2道棱角线,复杂腰线系指突出墙面3~4道棱角线(每突出墙面一个阳角为一道棱角线)。

7.镶贴块料面层的子目中,凡在材料栏中注明规格尺寸的,如与实际使用不同时,按实际使用规格调整,人工不变。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内墙抹灰

1.内墙面抹灰面积按主墙间的图示净长尺寸乘以内墙抹灰高度计算。内墙抹灰高度有墙裙时,自墙裙顶算至天棚底或板底面;无墙裙时,其高度自室内地坪或楼地面算至天棚底或板底面;吊顶天棚,其高度按室内楼(地)面算至吊顶底面另加100mm计算。

2.内墙面抹灰面积应扣除门窗口、空圈所占的面积,不扣除踢脚板、挂镜线、0.3m2以内的孔洞和墙与构件交接处的面积,洞口侧壁和顶面亦不增加,垛的侧面抹灰工程量,应并入墙面抹灰工程量内计算。

3.内墙裙抹灰面积,以长度乘以高度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空圈和0.3m2以上孔洞所占面积,但不增加门窗洞口和空圈的侧壁面积,垛的侧壁应并入墙裙内计算。

二、天棚抹灰

1.天棚抹灰及预制板顶勾缝,以主墙间的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附墙烟囱、检查口及隔断所占的面积。

2.装饰线以阳角凸出为准,按长度以“m”计算。

3.楼梯底面抹灰,并入相应的天棚抹灰工程量内计算。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底面积的工程量按其水平投影面积,板式乘以系数1.30,踏步式乘以系数1.80计算。

三、外墙抹灰(包括水泥、水刷石、干粘石、剁假石)

1.外墙抹灰,其高度无勒脚的以室外地坪算起,有勒脚的以勒角顶面算起,有挑檐天沟者算至挑檐天沟下皮;无挑檐天沟者,算至压顶板下皮。坡屋面带檐口者算至檐口顶棚下皮,无檐者算至屋面板或墙檐子的下皮。

2.外墙抹灰以“m2”计算,扣除0.3m2以上门窗洞口、空圈、腰线、挑檐、门窗套、遮阳板所占的面积,墙垛的侧面展开计算,并入外墙抹灰工程量内。

3.腰线按展开宽度乘长度以“m2”计算(展开宽度按图示的结构尺寸为准,不增加抹灰厚度)。

4.天沟、泛水、楼梯或阳台栏板、雨篷、挑檐侧立面及上面,内外窗台板、压顶、厕所蹲台、浴池、水槽腿、锅台、独立的窗间墙或窗下墙、讲台侧面、烟囱帽、烟囱根及烟囱眼、垃圾箱、通风口及上孔、碗柜及吊柜隔板、小型设备基座等项的抹灰,按相应的普通腰线子目计算。

5.楼梯或阳台栏杆、扶手、池槽、小便池、假梁头、柱帽及柱脚、花饰等项的抹灰按相应的复杂腰线子目计算。

6.挑檐、砖出檐、门窗套、遮阳板、花台、花池、宣传栏、雨篷、阳台等的抹灰,凡突出墙面1~2道棱角线的,按普通腰线子目计算;突出墙面3~4道棱角线的,按复杂腰线相应子目计算。

7.外窗台抹灰以面积计算,外窗台与腰线连接时,并入腰线内计算。

四、镶贴各种块料面层,按实贴面积计算。

五、基层界面处理,按设计要求做法,利用相应的面层工程量计算。

六、外墙粘贴聚苯板、玻纤网格布与钢丝网铺贴按图示尺寸以“m2”计算,扣除门窗洞口和0.3m2以上孔洞所占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