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一般说明
1.本章包括人工土、石方,机械土、石方,爆破土、石方等内容。
2.特大型机械安拆次数及场外运输台次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二、土石方工程
1.干、湿土的划分以地质勘察资料为准,含水率≥25%时为湿土;挖湿土时,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18。
2.工程总挖方或填方工程量少于2000m3,平整场地面积少于5000m2时,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10,其他不变。
3.建筑垃圾装运仅适用于掺有砖、瓦、砂、石、混凝土碎块等的垃圾装运,其工程量以自然堆积方乘以系数0.8计算。
4.人工夯实土堤、机械夯实土堤执行本章人工填土夯实平地、机械填土夯实平地项目。
5.挖土:
(1)挖掘机在垫板上作业,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25,搭拆垫板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另行计算。
(2)挖淤泥、流砂不含排水,不包括挖掘机场内支垫工作内容,发生后按实计算。
(3)回填灰土项目中黄土是虚方用量。
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的平均土层厚度小于30cm时,其推土机台班乘以系数1.25,铲运机台班乘以系数1.17。
7.在支撑下挖土,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43,机械乘以系数1.20。先开挖后支撑的不属支撑下挖土。
8.挖密实的钢渣,按挖四类土人工乘以系数2.50,机械乘以系数1.50。
9.石方爆破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和无地下渗水积水考虑,防水和覆盖材料未包括在项目内。采用火雷管可以换算,雷管数量不变,扣除胶质导线用量,增加导火索用量,导火索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打眼爆破若要达到石料粒径要求,则增加的工作内容另计。
10.静态爆破:
(1)静态爆破子目中的破碎剂是按SCA-I型考虑的。如果使用其他型号时,数量不变。
(2)岩石划分标准:土壤及岩石分类中V、VI类软质岩石,Ⅶ、Ⅷ、Ⅸ、Ⅹ类为中硬质岩石,Ⅺ、Ⅻ类为硬质岩石。
(3)爆破后的清渣运距如超过150m时,执行相应运输子目。
11.本章不包括现场障碍物清理,障碍物清理工作内容,应另行计算。弃土、石方的场地占用另计。
12.挖生活垃圾执行挖一、二类土项目。
13.淤泥是指池塘、水田及沟坑排水后呈膏质状态的土壤。
14.开挖冻土按拆除工程中拆除素混凝土项目乘0.8系数。
15.机动车运淤泥按机动车运土项目乘系数1.3。
16.人工装汽车运土时,汽车运土项目乘系数1.1。
17.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内就地挖、填、找平,是指平整场地过程中的挖高、填低,不包括土石方施工中的±30cm以内的挖土方、回填土方。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修建机械上下坡道土方量按施工组织设计并入土方工程量内。石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开挖坡面每侧允许超挖量:松、次坚石20cm,普、特坚石15cm。
二、回填灰土、砂石适用于沟槽、基坑等的回填夯实、碾压,以夯填后的密实体积计算。
三、人工挖土堤台阶工程量,按挖前的堤坡斜面积计算,运土另行计算。
四、管道回填土以管上皮50cm为界,以下范围按人工回填,以上范围按机械回填计算,回填土应扣除基础、垫层、管径200mm以上的管道和各种构筑物所占的体积。
五、管道沿线各种井室所需增加开挖的土石方工程量以井外壁为基准增加工作面;管道接口如需作业坑,其增加开挖的土石方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数量或按下表计算:
100延长米管道接口工作坑土方量

六、挖土放坡和加宽值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可按下表规定计算:

七、当人工挖槽、基坑,槽、基坑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分层按深2m,层间每侧留工作台0.8m计算。
八、土石方运距应以挖土重心至填土重心或弃土重心路程计算,挖土重心、填土重心、弃土重心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如遇下列情况应增加运距:
1.人力及人力车运土、石方上坡坡度在15%以上,推土机、铲运机重车上坡坡度在5%以上,
斜道运距按斜道长度乘以如下系数:

2.采用人力垂直运输土、石方,垂直深度每米折合水平运距7m计算。
九、沟槽、基坑和一般土石方的划分:底宽7m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按沟槽计算;底长小于底宽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150m2以内按基坑计算;超过上述范围的土、石方按挖土方和石方计算。
十、机械挖土方中如需人工辅助开挖(包括切边、修整底边),人工挖土占总方量的比例按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比例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槽深按以下比例计算:沟槽深2m、4m、6m、8m的比例分别为8.7%、3.7%、1.9%、1.3%。人工挖土套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5。
十一、静态爆破:
1.钻孔装药按孔的总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每一孔长度按L=h/sinθ(h是孔的实际垂直高度,θ是孔与水平线的夹角)计算。h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计算,也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H为物体计划破碎高度):
(1)软质岩石破碎及岩石切割h=H。
(2)中、硬质岩石破碎h=1.05H。
(3)素混凝土h=0.8H。
(4)有筋混凝土h=0.9H。
2.清渣工程量按破碎前物体的密实体积计算。
十二、土壤及岩石分类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