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砌筑工程 |
说明 一、本章包括: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轻质墙板,垫层5节共60个子目。 二、砌筑墙体高度按3.6m编制,超过3.6m时, 三、砌筑工程中墙体拉结筋、预埋铁件等执行”第五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相应子目。 四、混凝土垫层执行”第五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相应子目。 五、台阶、台阶挡墙、花台、花池、地垄墙、蹲台、屋面伸缩缝侧边、≤0.3m2孔洞填塞等砌砖,执行零星砌砖子目。 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 1.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基础与墙(柱)身使用不同种材料时,当设计室内地面与不同材料分界线高差≤300mm时,以材料为分 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当设计室内地面与不同材料分界线高差>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石基础与石勒脚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石勒脚与石墙身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3.围墙设计内外地坪高度不一致时,以较低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设计内外地坪高差部分为挡土墙时,挡土墙以上为墙身。 七、砖、砌块及石砌体的砌筑均按直形砌筑编制,设计为弧形的,按相应子目的人工乘以系数1.10,砖、砌块、石材及砂浆(粘结剂)用量乘以系数1.03。 八、标准砖的墙体厚度按下表计算: 标准砖墙厚度计算表
九、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砌块及轻集料免抹灰砌块的墙体厚度按下表计算 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砌块及轻集料免抹灰砌块墙体厚度计算表
十、垫层子目不包括外购土。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包括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地梁(圈梁)、构造柱所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及单个面积≤0.3m2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砖基础大放脚折加高度和增加断面详见附表。 基础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内墙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二、墙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拉结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m2的孔洞所占体积。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泛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体积内计算。 1.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2.墙高度 (1)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设计高度计算;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算至板顶。平屋顶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2)内墙:位于屋架下弦,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算至楼板底;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3)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4)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上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围墙柱并入围墙体积内。 三、零星砌砖、零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四、地沟、明沟、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五、散水、地坪(平铺)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六、水泥砂浆板通风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七、石勒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0.3m2的孔洞所占体积。 八、石护坡、石台阶、石地沟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九、石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十、轻质隔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0.3m2的孔洞所占面积。 十一、垫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附表 砖基础大放脚折加高度和增加断面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