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根钻杆入土钻进时,应采取轻压慢转的方式,稳定钻进导入位置和保证入土角,且入土
段和出土段应为直线钻进,其直线长度宜控制在20m左右。
【考点来源】1K420135 城市非开挖管道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P40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采用墩式加固时, 土体加固一般多布置在基坑周边阳角位置或跨中区域;长条形基坑可考虑
采用抽条加固;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裙边加固;地铁车站的端头井一般采用格栅式加固。
【考点来源】1K413024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P13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 ,
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安装时,上下相邻两环元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 应以锚固肋数
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 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
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考点来源】1K414021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P19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雨水源头控制利用技术有雨水下渗、净化和收集回用技术,末端集中控制技术包括雨水湿地、
塘体及多功能调蓄等。
【考点来源】1K415011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P19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立式挡土墙是利用板桩挡土,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锭块维持整体
稳定的挡土建筑物。
【考点来源】1K411016 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P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液性指数人: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 IL= (ω-ωp)/lp , 1L可
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1L.<0为坚硬、半坚硬状态. 0 ≤IL<0.5为硬塑状态, 0.5≤IL< 1 .0为软塑状
态, 1L≥ 1.0流塑状态。
【考点来源】1K411023 岩上分类与不良上质处理方法。P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高等级道路, 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
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宜采用稠度大(针入度小)的沥青。对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人度指数
大的沥青。高等级道路, 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重载交通、停车站、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
速较慢的路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
【考点来源】1K411014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P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管片壁后注浆按与盾构推进的时间和注浆目的不同,可分为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和堵水注浆。
【考点来源】1K413034 盾构掘进技术。P15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套筒式补偿器和球形补偿器则是利用管道的位移来吸收热伸长的。
【考点来源】1K415023 供热管网附件及供热站设施安装要点。P22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单机试车。
(2)设备机组充水试验。
(3)设备机组空载试运行。
(4)设备机组负荷试运行。
(5)设备机组向动开停机试运行。
【考点来源】1K414013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P18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阀门手轮不得向下。不得用补偿器变形调整管位的安装误差。凝水缸管道敷设时应有一定坡
度,以便在低处设凝水缸,将汇集的水或油排出。燃气管道的地下阀门宜设置阀门井。
【考点来源】1K415033 燃气管网附属设备安装要点。P24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HDPE膜材料质量抽样检验:应由供货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在现场抽样检查。
【考点来源】1K416012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P25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盾构机拼装后应进行初始姿态测量,掘进过程中应进行实时姿态测量。
【考点来源】1K417011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常用仪器。P26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价,不得
作为竞争性费用。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考点来源】1K420023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P294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考点来源】1K411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P6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土工格栅宜选择强度
高、变形小、糙度大的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
度等性能。
【考点来源】1K411033 工合成材料的应用。P27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考点来源】1K412014 混凝土施工技术。P49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1)跨径小于16m 的拱圈或拱肋混凝土, 应按拱圈全宽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连续浇筑,
并在拱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不能完成时,则应在拱脚预留一个隔缝,最后浇筑混凝土。
(2)跨径大于或等于16m的拱圈或拱肋,宜分段浇筑。分段位置, 拱式拱架宜设置在拱架受力反弯点、
拱架节点、拱顶及拱脚处; 满布式拱架宜设置在拱顶、1 /4跨径、拱脚及拱架节点等处。各段的接缝面应
与拱轴线垂直,各分段点应预留间隔槽,其宽度宜为0.5-1m。当预计拱架变形较小时,可减少或不设间隔
槽,应采取分段间隔浇筑。
(3)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称于拱顶进行。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 因
故中断时,应将施工缝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接合面。
(4) 间隔槽混凝土浇筑应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应待拱圈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75%设计强
度并且接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进行。
(5) 分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拱圈(拱肋)时,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挠的几个间隔
槽内,并应在浇筑间隔槽混凝土时焊接。
(6)浇筑大跨径拱圈(拱肋)混凝土时,宜采用分环(层)分段方法浇筑, 也可纵向分幅浇筑,中幅先行
浇筑合龙,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横向对称浇筑合龙其他幅。
【考点来源】1K412035 钢筋( 管) 混凝上拱桥施工技术。P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