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居住环境

3.1 空间环境

3. 1. 1 住宅项目应为居民提供宜居的居住生活环境,其居住街坊的空间环境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1.1-1的规定。当住宅建筑采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方式时,其居住街坊的空间环境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1.1-2的规定。

表3.1.1-1 居住街坊的空间环境控制指标

建筑气候
区划
住宅建筑
平均层数类别
住宅用地
容积率
建筑密度
最大值(%)
绿地率
最小值(%)
住宅建筑高度控制
最大值(m)
Ⅰ、Ⅶ 低层(1~3层) 1.0 35 30 18
多层Ⅰ类(4~6层) 1.1~1.4 28 30 27
多层Ⅱ类(7~9层) 1.5~1.7 25 30 36
高层Ⅰ类(10~17层) 1.8~2.4 20 35 54
高层Ⅱ类(18~26层) 2.4~2.8 20 35 80
Ⅱ、Ⅵ 低层(1~3层) 1.0、1.1 40 28 18
多层Ⅰ类(4~6层) 1.2~1.5 30 30 27
多层Ⅱ类(7~9层) 1.6~1.9 28 30 36
高层Ⅰ类(10~17层) 2.0~2.6 20 35 54
高层Ⅱ类(18~26层) 2.6~2.9 20 35 80
Ⅲ、Ⅳ、Ⅴ 低层(1~3层) 1.0~1.2 43 25 18
多层Ⅰ类(4~6层) 1.3~1.6 32 30 27
多层Ⅱ类(7~9层) 1.7~2.1 30 30 36
高层Ⅰ类(10~17层) 2.2~2.8 22 35 54
高层Ⅱ类(18~26层) 2.8~3.1 22 35 80

表3.1.1-2 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的空间环境控制指标

建筑气候
区划
住宅建筑
层数类别
住宅用地
容积率
建筑密度
最大值(%)
绿地率
最小值(%)
住宅建筑高度控制
最大值(m)
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m2/人)
Ⅰ、Ⅶ 低层(1~3层) 1.0、1.1 42 25 11 32~36
多层Ⅰ类(4~6层) 1.4、1.5 32 28 20 24~26
Ⅱ、Ⅵ 低层(1~3层) 1.1、1.2 47 23 11 30~32
多层Ⅰ类(4~6层) 1.5~1.7 38 28 20 21~24
Ⅲ、Ⅳ、Ⅴ 低层(1~3层) 1.2、1./3 50 20 1127~30
多层Ⅰ类(4~6层) 1.6~1.8 42 25 20 20~22

3. 1. 2 住宅建筑间距应按表3.1.2规定的日照标准进行控制。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表3.1.2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Ⅶ气候区 Ⅳ气候区 Ⅴ、Ⅵ气候区
城区或镇区常住人口(万人) ≥50 <50 ≥50 <50 无限定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
(当地真太阳时)
8时~16时 9时~15时
计算起点 底层窗台面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 高的外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