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系统运行与维护

6. 0. 1 安全防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安全防范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运行与维护落实安全防范管理要求,持续保持系统防范效能。
     通过规范的系统运行活动,可以实现安全防范管理中事件/警情的有效处置。通过有效的系统维护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系统防范效能下降,延长系统和设备的使用期限,提升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排除系统和设备的隐患和故障。
     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作中应该如实反映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状态,积累运行与维护数据,为系统效能评估提供依据。

6. 0. 2 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可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的防范效能。
    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作需要系统化的工作思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运行与维护方案的制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系统运行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团队等,编制系统运行工作费用预算。
     (2)确定维护工作范围、内容和要求、工作团队等,编制系统维护工作费用预算。费用预算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的相关规定。
     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可以由建设(使用)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建设(使用)单位委托的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机构承担。

6. 0. 3 系统运行作业内容包括安全防范系统值机任务和处置流程等。
     作业指导文件包括值机员、现场处置员岗位职责,运行作业内容、要求与处置流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值机日志要求,值机交接班要求等。
     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常识、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安全保密知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系统与设备的基本知识、前端设备的分布情况、基本操作技能、风险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信息分析研判、应急处置预案及演练等。

6. 0. 4 为确保紧急报警事件能准确及时处置,监控中心值机人员在接到紧急报警后,还需对接入公安机关的紧急报警信息进行人工复核。

6. 0. 5 日常维护工作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GA/T 1081的相关规定。
     故障处理是根据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和(或)服务合同规定,及时对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置,对故障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对故障设备后续运行情况进行跟踪。
     特殊时期通常是指国家重要节假日、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重大活动期间,以及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生产、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等应急管理时期。在特殊时期,需强化相应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