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特殊性岩土
3. 6. 1 特殊性岩土由于其特殊的岩土特性,工程危害较大,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 6. 2 湿陷性土在我国分布广泛,除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外,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山前洪、坡积扇(裙)中常遇到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等。这种土在一定压力下浸水也常呈现强烈的湿陷性。
3. 6. 3 红黏土作为特殊性土有别于其他土类的主要特征是:上硬下软、表面收缩、裂隙发育。红黏土具有垂直方向状态变化大,水平方向厚度变化大的特点。
3. 6. 4 本条规定了软土勘察要求。
3. 6. 5 本条规定了混合土勘察要求。
3. 6. 6 本条规定了填土勘察要求。
3. 6. 7 多年冻土对工程的主要危害是其融沉性,在多年冻土勘察中,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及其变化值,是各项工程设计的主要参数。影响上限深度及其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季节融化层的导热性能、气温及其变化、地表受日照和反射热的条件、多年地温等。
3. 6. 8 本条规定了膨胀岩土的勘察要求。
3. 6. 9 本条规定了盐渍岩土的勘察要求。
3. 6. 10 本条规定了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察要求。
3. 6. 11 本规范中的污染土是指工业污染土、尾矿污染土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土,不包括核污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