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桥梁结构体系
4.3.1 大量的桥梁震害和事故表明,桥梁的整体牢固性设计(包括整体抗倾覆、防落梁设计等)至关重要。针对此问题,本规范强调构造措施的重要性,桥梁在全生命周期内遇到的荷载是非常复杂的,计算难以完全覆盖(如超载、超大地震等),而一些简单有效的构造措施往往可以起到重要的二道防线作用,避免灾难的发生。
4.3.2 桥梁结构的竖向挠度直接反映其整体刚度,本条规定了组合结构桥梁的竖向挠度限值。
4.3.3 本条规定了组合结构桥梁耐久性设计原则。在考虑了结构的环境影响和使用期内一定的维护条件后,结构在使用寿命内的性能退化不应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4.3.4 本条规定了钢管混凝土拱组合桥面体系的分析设计原则。当计算拱肋稳定安全系数时,主拱跨径大于300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材料、几何非线性对拱肋稳定性能影响显著,不容忽视。
4.3.5 本条规定了组合桥梁混凝土桥面板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裂缝宽度的限值,是针对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影响下构件的垂直裂缝。对裂缝宽度的限制,应从保证结构耐久性和结构外观两个因素考虑。可采取有效的抗裂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拉应力来控制构件的裂缝宽度。构件的工作环境是影响钢筋锈蚀的重要条件,本规范针对不同环境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裂缝宽度限值。
在确定裂缝宽度限值时,要考虑钢材对锈蚀的敏感性。钢丝和由钢丝捻制的钢绞线,由于直径较小,锈蚀后截面面积损失相对较大,在高应力下易发生脆断,用它们配制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裂缝宽度要求应比钢筋混凝土构件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