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35kV以下送电线路


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35kV以下线路工程中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塔杆工程、架线工程等。

二、不包括内容:铁构件的制作安装。

三、相关说明:

(一)主要材料施工的损耗率:

材料施工损耗率表

序号 材料名称 损耗率(%) 序号 材料名称 损耗率(%)
1 裸软导线(含良导体地线) 一般架线 其他地区 0.4 6 镀锌钢绞线(拉线)  2
山地、高山、峻 0.6
张力放、紧线 0.8 7 电缆终端头瓷套 0.5
2 专用跨接线和引线 2.5 8 绝缘线、瓷横担(不包括出库前试验损耗) 2.0
3 电力电缆 1.0 9 合成绝缘子 0.5
4 控制电缆 1.5 10 钢筋、型钢(成品、半成品) 0.5
5 镀锌钢绞线(避雷线) 0.3 11 钢管 1.5
12 塑料制品(管材、板材) 5.0 20 混凝土叉、盖板(方形、矩形) 3.5
13 金具 1.5 21 2.5
14 螺栓、脚钉、垫片(不包括基础用地脚螺栓) 3.0 22 商品混凝土 1.5
15 耐张压接线夹 2.0 23 水泥、石灰、降阻剂 山地、高山、峻 7.0
16 预绞丝 2.0 其他地区 5.0
17 铝端夹 3.0 24 石子 山地 15.0
其他地区 10.0
18 水泥压力管 2.0 25 黄砂 山地 18.0
其他地区 15.0
19 混凝土杆(包括底盘、拉盘、卡盘、夹) 0.5 26 钢筋(加工制作) 6.0

注:1.裸软导线、地线按送电线路设计用量计算,其施工损耗率不包括线路弛度及跳线等长度。

2.导线损耗率中不包括与电器连接应预留的长度。

3.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损耗率中不包括备用预留的长度,以及因敷设有弯曲或有弧度而增加的长度。输电用电力电缆不计算施工损耗。

4.拉线的计算长度应以拉线的展开长度(包括制作所需的预留长度)为准。

(二)关于施工机械:定额施工机械台班中均已考虑了上下班用车。

(三)本定额均按平地施工考虑。在其他地形条件下施工时,在无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其人工和机械可按下表地形增加系数予以调整。

地形增加系数

序号 定额名称项目 丘陵 山地 高山 峻岭 泥沼 河网 备注
1 地运输 人力运输 (1)混凝土杆、混凝土制品、钢管杆、线材的运输 40 150 300 400 70 - 不包括机械
(2)金具、绝缘子、零星钢材、塔材、砂、石、石灰、土、水泥、降阻剂、水的运输 20 100 150 200 40 -
拖拉机、汽车运输 20 80 -  -  -  - 不包括装卸
2 土石方工程   5 10 20 25 10 5 不包括机械
3 基础工程   10 20 40 50 40 10  
4 杆塔工程   20 70 110 120 70 20 不包括高塔及接地工程
5 架线工程 一般放、紧线 15 100 150 170 40 10 不包括跨越架设、拦河线安装
张力机械放、紧线 5 40 80 90 20 5
光缆接续 5 30 60 80 15 5 不包括测量
6 附件工程   5 20 50 60 10 5  
7 电缆工程 沟槽直埋 10 20 40 - 10 5  

注:1.各种地形的定义

(1)平地:指地形比较平坦广阔、地面比较干燥的地带。

(2)丘陵: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矮岗、土丘,水平距离1km以内地形起伏在50m以下的地带。

(3)山地:指一般山岭或沟谷等水平距离250m以内、地形起伏在50~150m的地带。

(4)高山:指人力、牲畜攀登困难,水平距离250m以内、地形起伏在150~250m的地带。

(5)峻岭:指地势十分险峻、水平距离250m以内、地形起伏在250m以上的地带。

(6)泥沼:指经常积水的田地及泥水淤积的地带。

(7)河网:指河流频繁、河道纵横交叉成网、影响正常陆上交通的地带。

2.定额套用说明:

(1)编制预算时,工程地形按全线的不同地形划分为若干区段,分别以其工程量所占长度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2)在确定运输地形时,应按运输路径的实际地形来划分,人力运输的路径可以参考工程地形。

(3)在高山、峻岭地带进行人力工地运输时,其平均运距的确定,应以山坡垂直高差的平均计算斜长和地形增加系数计列,不得按实际的运输距离计算。

(4)凡有盘山公路可利用汽车进行工地运输的地形,作为山地论。

(5)凡同一地段内“河网”与“泥沼”并存时,则仅可套用泥沼地形的增加系数,两者不可同时取用。

(6)西北高原台地沿线平台长度2km以内的工程地形按“山地”论,工地运输地形则按运输路径的实际情况而定,上台运输按“山地”论,台上运输按“平地”论。

(7)在城市市区架空送电线路除人力运输外参考丘陵地形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