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 题型:多选 户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设施为确保正常情况下的防触电,常采用设置屏障的方法,下列 哪些屏障措施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屋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设施第2部分: 一按防护要求》 (GB/T9089.2-2008) 4.5设置屏障实现部分防护
设置屏障用来防护无意识接触带电部件,但不能用来防护人们有意识的手越过屏障接触带电 部件(见表4)。 D 正确。
4.5.1如果屏障可以防止下述情况,则认为可以确保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防触电:
—防止物体无意识接近带电部件,例如,用屏障栏杆或类似的防护设施来实现。A 正确。
—防止带电操作设备时无意识触及带电部件,例如,采用对熔断器加设网屏或防护手柄来实 现。B 正确。
第2题 - 题型:多选 关于感知阀和反应阀的描述,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一部分:通用部分》 (GB/T13870.1-2022) 6.2感知阈和反应阈
这两个阈取决于若干参数.如接触面积、接触状况(干燥、湿度、压力、温度).通电时间 和个人的生理特点。与交流不同.在感知阈水平时直流只有在接通和断开时才有感觉.而在 电流流过期间不会有其他感觉。在与交流类似的研究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阈约为2mA。
A 、C正确6.3应该是直流感知阈只有在接通和断开时才有感觉,而在电流流过时不会有感觉。 B 错误 5.2感知阈取决于若干参数,如与电极接触的人体的面积面积(接触面积)、接触状况(干 燥、湿度、压力、温度),而且,还取决于个人的生理特性。5.3反应阈取决于若干参数, 如与电极接触的人体的面积面积(接触面积)、接触状况(干燥、湿度、压力、温度).而 且,还取决于个人的生理特性。D 正确。
第3题 - 题型:多选 在下列哪些环境下,更易发生引燃、引爆等静电危害?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2158-2006),4.3在下列环境下,更易发生引燃、引
爆等静电危害:
—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A 正确。
—局部环境氧含量(或其他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高,B 正确。 —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C 正确。
—相对湿度较低,D 错误。
第4题 - 题型:多选 下列关于绝缘配合原则或绝缘强度要求的叙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表6.1.3(110kV 及220kV系统计算用相对地最大操作过电压标幺值为3.0Pu,B 错),表6.4.6-1(A 、C 、D 对 ) 。
第5题 - 题型:多选 计算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时,应计及环境温度的影响,下列关于选取环境温度的原则哪 些项是正确的? ( 用 Tm 代表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Tf 代表通风设计温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表3.6.5。A 应该是埋深处最热月平均温度。
第6题 - 题型:多选 高压系统接地故障时低压系统为满足电压限值的要求,可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 16895.10-2010),442.2.3。
将高压接地装置与低压接地装置之间分开,A 对。
改变低压系统的系统接地,B 对。 降低接地电阻RE,C 对。
第7题 - 题型:多选 在有电视转播要求的体育场馆,其比赛时,下列哪些场地照明符合标准规定?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
4.2.1 在有电视转播要求的体育场馆,其比赛时场地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比赛场地水平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应小于0.5;
2比赛场地水平照度最小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应小于0.7;
3比赛场地主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应小于0.4: 4比赛场地主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最小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应小于0.6。
第8题 - 题型:多选 关于人体带电电位与静电电击程度的关系,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依据《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2158-2006),表 C.1。
第9题 - 题型:多选 并联电容器组应设置不平衡保护,保护方式可根解析:依据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选择不同的保 护方式,下列不平衡保护方式哪些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依据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选择不同的保 护方式,下列不平衡保护方式哪些是正确的?
A. 单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B. 单星形电容器组串联段数两段以上时,可采用相电压保护
C. 单星形电容器组每相能接成四个桥臂时,可采用桥式差电流保护
D. 双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答案:ACD
解析:依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27-2017) 第6.1.2条。
第10题 - 题型:多选 在建筑物引线下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的措施,关于防接触电压,下列 哪些方法不符合规定?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4.5.6 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 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 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A 正确。
2)引下线3m 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 或敷设5cm 厚沥青层或15cm 厚砾石 层。B 错误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 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us冲击电压100kV 的绝缘层隔 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C 错误
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D 正确。
第11题 - 题型:多选 低压电气装置安全防护,防止电缆过负荷的保护电器的工作特性应满足以下哪些条件?其中Ia 为回路的实际电流,IB为回路的设计电流,IB为电缆的持续载流量,Iz 为保护电器 的额定电流,I? 为保证保护电气在约定的时间内可靠动作的电流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式6.3.3-
第12题 - 题型:多选 电气设备的选择,下列哪几项符合RCD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断开被保护回路的所有带电导体。 A 对。
2保护接地导体 (PE 线)不应穿过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磁回路。B 对。
3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选择,应确保回路正常运行时的自然泄漏电流不致引起剩余电流保护器 误动作。C 对。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3.1.12 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作为间接接 触防护电器的回路时,必须装设保护导体。D 错。
第13题 - 题型:多选 直流负荷按功能可分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下列哪些负荷属于控制负荷?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依据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4.1.1-1:C、D属于动力负荷,C 、D 错。
第14题 - 题型:多选 下列哪些项可用作接地极?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8.1.2-3可以作为接地极的有: 嵌入地基的地下金属结构网,金属板、埋在地下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棒或管子、金属带或 线、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其他金属护层。A 、D 对。
《民规》P171,12.5.1 严禁利用供暖管道及自来水管道。可知 B 、C 错。
第15题 - 题型:多选 有一高度为15m 的空间场所,当设置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时,下列哪些符合规范的 要求?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第12.4.3条。
第16题 - 题型:多选 关于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选择 A 级性能的电压测量仪器?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依据《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 12325-2008) 第5.1条。
第17题 - 题型:多选 下列关于用电产品的安装与使用,在下列表述中哪些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依据《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第6条。
第18题 - 题型:多选 建筑物内通信配线电缆的保护导管的选用,下列哪些符合规范的要求?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21.8.8 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 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第19题 - 题型:多选 下面有关配电装置配置的表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0-2008)
2.0.5 66~110kV 敞开式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C 错。
侧,宜配置接地开关。气体绝缘金屑封闭开关设备宜设隔离断口。 A 对 2.0.7 66~110kV 敞开式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应配置接地开关。 D 对 2.0.10 屋内、屋外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
第20题 - 题型:多选 布线系统为避免外部热源的不利影响,下列哪些项保护方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 16895.6-2014) 第522.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