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GB 50174-2017,2.1.3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GB 55015-2021,5.2,
5.2.1: 选 项A 正确。
5.2.4: 选 项B 正确。
5.2.9: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25年。选项C 错误。
5.2.11: 选 项D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P36, 式1.11-5,
Qb=300-400×tan(cos-10.95)=168.5kvar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P36, 式1.11,
Qo.9-1.0=Pc×(tanφ?-tanφ?)=0.484Pc
Qo.8-0.9=Pc×(tanφ1-tanφ?)=0.266Pc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P36 式1.11-5
Q=200(tan arccos0.8-tan arccos0.9)=53.14 kvar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GB 55015-2021,
2.1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光伏组件在设计安装条件下光伏电池最高工作温度设计其安装方 式,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GB 50053-2013,5.1.7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器件,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不应小于与其并联的电容器组容量。放电器件应满 足断开电源后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从 √2倍额定电压降至50V 所需的时间,高压电容器不应大于5s, 低压 电容器不应大于3min。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GB 50227—2017,5.6.4放电线圈的最大配套电容器容量(放电容量),不应小于与其并联的电容器组容量;放电线圈的放电时 间应能满足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在5s内将电容器组的剩余电压降至50V 及以下。
依据GB 50053-2013,5.1.7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器件,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不应小于与其并联的电容器组容量。放电器件应满足 断开电源后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从 √2倍额定电压降至50V 所需的时间,高压电容器不应大于5s, 低压电 容器不应大于3min。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50052-4.0.8根据负荷的容量和分布,配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当配电电压为35kV时,亦可采用直降至 低压配电电压。B 错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第6.0.7条。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5.0.13条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的 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下列措施:
1.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2.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用增加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或采用多台相数相同 的整流装置,并使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有适当的相角差,或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
3.选用D,yn11 接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第7.0.7条,Dynl1 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较 Yyn0 要大。选 项 A 错误。
依据《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 17045-2008)第 7 条 .I 类是根据防护措施分类的,跟 节能无关。选项 B 错误。
查看配四的目录 P21 第16.5.4条及 P22 第16.6.5条.选项 C、 D 正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目录 P21 第16.2.2条及16.3.1,选项 AC 正确。 P21 第16.2.4,选项 B 正确。
P2216.8 选项 D 错误。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6.0.4条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时,宜 就地平衡补偿,并符合下列要求:
1.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应由低压电容器补偿。 2.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
3.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 4.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应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
5.在环境正常的建筑物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设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1)依据GB 50052-2009第6.0.8条第1款,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宜装 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选项A 正确。
(2)依据GB 50052-2009第6.0.8条第2款,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而装设无 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选项B正确。
GB 50052—2009
6.0.7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式,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手动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
1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 2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
3经常投入运行的变压器或每天投切次数少于三次的高压电动机及高压电容器组。 6.0.8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式,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1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2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而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3只有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才能满足在各种运行负荷的情况下的电压偏差允许值时。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依据GB 50052.P11页第6.0.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GB 50052,P11页第6.0.4条,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ABD 正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1)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第6.0.4条第1款,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应由低压电 容器补偿。选项A正确。
(2)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第6.0.4条第2款,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 容器补偿。选项B正确。
(3)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6.0.4条第3款,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 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选项C 错误。
(4)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第6.0.4条第4款,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应 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选项D 错误。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据配四P1536,16.2.1,16.2.4 。C 可使电压提升,无节能效果;配电手册(四)上P463 表6.2-5。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GB/T 13462-2000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