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4.3.8-8对于第二类建筑物,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 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的设备时可安装 B2 类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宜选用75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UN=1.38Um=1.38×126=173.88kV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第18.1.4条,当欠补偿时,K值按脱谐度确定 (K=1- 脱谐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3.2.2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LPZO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 涌电流的影响;  2 LPZO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 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B 错  3 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 减雷电电磁场;  4 LPZ2~n后续防雷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限制的区域。该区 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雷电电磁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第5.2.1条。 h=35m, 则 高 度 影 响 系 数 P=5.55÷√35=0.93 r=1.5hP=1.5×35×0.93=48.8m注:“滚球法”对应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1)(民用建筑使用较多). “折线法”对应 规范《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或者《交流电器装置的过电 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一1997),变电所与发电厂使用较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第6.2.1条及附录E.0.1。 S≥4.24ke=4.24×0.44?=0.821m? 注:附录E.0.1: 当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0.4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第3.0.4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第6.4.6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第6.4.4条及表6.4.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第4.3.1条及表4.3.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6.2.3条。 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宜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 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5.2.2接闪杆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铜管制成时,其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杆长1m 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12mm, 钢管不应小于20mm。 5.2.3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宜为4.8mm,最大宜为12.7mm。 5.2.4当独立烟囱上采用热镀锌接闪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 其厚 度不应小于4mm。 5.2.5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而不小50mm? 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第4.1.2-1条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 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1)建筑物金属体。2)金属装置。3)建筑物内系统。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选项D 错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2条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 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 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 具有1区或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第5.5.1 条 1 0kV~35kV 配 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应靠近变压器装设 MOA。该 MOA 接地线应与变压器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 地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第4.4.4条具有发电机和旋 转电机的系统,相对地 MOA 的额定电压,对应接地故障清除时间不大于10s 时,不应低于旋转电机额 定电压的1.05倍;接地故障清除时间大于10s 时,不应低于旋转电机额定电压的1.3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4.4.3条专设引下钱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 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 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 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结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5.2.12条文说明: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hr=30m),I=5.4 ≈5kA: 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h r=45m),I=10.1≈10kA: 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hr=60m),I=15.8≈16kA 。 即雷电流小于上述数值时,闪电有可能穿过接闪器击于被保护物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式(4.21-3)S≥0.4×R 即3≥0.4×R, 则 :R≤7.5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表4.4.3.不接地系统,相对地 额定电压为:1.38Um=1.38×12=16.6(kV)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