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GB 50059-2011,2.0.8,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 选 项A 错误。 2.0.4,B 正确。2.0.1-5,C 正确2.0.3,D 正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P303。
一般用电单位的电源来自地区大中型电力系统,配电用的变压器的容量远小于系统的容量,因此短路电流 可按远离发电机.即无限大电源容量的网络短路进行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不衰减。A 对:
计入短路电路各元件的有效电阻,但短路的电弧电阻、导线连接点、开关设备和电器的接触电阻可忽略不 计 ,B 对;
当电路电阻较大,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较快, 一般可以不考虑直流分量,C 对; 高频考点,必须熟练掌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P281, 表4.6.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P300 。 短路冲击电流:ish=2.55·i 。=2.55×7=17.85kA<20kA
按动稳定校验高压电器需要用到峰值短路电流,峰值系数一般取2.5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部分)P142 表4-17双绕组变压器的零序电抗。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一次)P142, 第 4 栏 ,X=X, 选 C。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P281, 表4.6-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35kV~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 第3.2.6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上册 P281 表4.6-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册 P284 式4.6-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册 P281 表4.6-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配电手册(四)》P266 第4.5.1节
4.5.1计算条件
(1)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的负载大部分为电动机,其单台容量大小可与发电机容量相比拟,故短路电流 应按短路点靠近发电机的系统短路进行计算。短路过程中,不仅发电机作为短路电流供给源,正在运行的 电动机通常也是短路电流很大的供给源。
(2)短路时,设故障点处的阻抗为零,其短路电流由系统中所有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特性及其馈电线的 阻抗来决定。
(3)计算短路系统时,其发电机的励磁方式一律按他励考虑。
(4)短路计算采用有名单位制,即功率、电流、电压和阻杭分别用千伏安(kVA) 、千安(kA) 、伏特(V) 和欧姆(Ω)表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P331, 校验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和导体的热稳定时,采用 实用计算法校验时,应计绊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I 和短路电流1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第281页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P284 第4.6.3-(2)条远端短路的单电源馈电的三相短路电 流初始值I" 的计算:远离发电机端的(无限大电源容量)网络发生短路时,即以电源容量为基准的计算 电抗X*c≥3 时,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在整个短路过程不发生衰减。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35kV~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第3.2.6条当需限制变电站6kV~10kV 线路的短 路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1 变压器分列运行;2采用高阻抗变压器;3在变压器回路中串联限流装置。 配四4.6.1 出线上装设电抗器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册 P280 终端变电站中可采取的限流措施:变压器分列运 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在变压器回路中装设电抗器;采用小容量变压器。
注:考点同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依据《配电手册(四)》P279 第4.6.1节
(2)电力系统可采取的限流措施:①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②直流输电;③在电力系统主网加强联 系后,将次级电网解环运行;④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大系统的零序阻抗,如采用不带第三绕组或第三绕组 为Y 接线的全星形自耦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接地点等;
⑤采用电力电子型故障电流限制器:⑥采用限流电抗器。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据GB 15544.1-2013第2.2节和第2.3节
(1)“可不考虑非旋转负载的运行数据”,电机属于旋转负载,需要考虑。选项A 错误。
(2)“除零序网络外,线路电容和非旋转负载的并联导纳都可忽略。”,零序网络不能忽略,选项B 错误。
(3)选项C 和选项D 正确。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4.1.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依据《配电手册(四)》第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