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7.0.7在外部火势作用一定时间内需维持通电的下列场所或回路,明敷的电缆应实施耐火保护或选用具体耐 火性的电缆: 1消防、报警、应急照明、断路器操作直流电源和发电机组紧急停机的保安电源等重要回路;D 对。 2计算机监控、双重化继电保护、保安电源双回路合用同一通道未相互间隔时其中一个回路。B 对。 3油罐区、钢铁厂中可能有熔化金属溅落等易燃场所。 C 对。 5其他重要公共建筑物设施等需有耐火要求的回路。 A 错。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3.0.3-4 3kV 及以上至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A 正确。 3.0.3-5 丙类液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1.2倍,35kV 以上的架空电 力线路与储量超过200m3 的液化石油气单罐(地面)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B错误,C 正确。 3.0.4 架空电力线路不宜通过林区.当确需通过林区时应结合林区道路和林区具体条件选择线路路径,并应尽量减少树木砍伐。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2.5m D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2-2005),7.8.10。 1计算用系统接线,应采取正常运行方式,且宜按工程建成后5~10年规划发展考虑,A 错。 2短路点应选取在通过电缆回路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B 正确。 3宜按三相短路计算,C 错。 4短路电流作用时间应取保护切除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对电动机等值馈线,应采取主保护时间, 其他情况宜按照后备保护计,D 错。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4.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5年~30年秃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 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豕;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4.0.2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刿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 值。A 对。 4.0.4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10m/s, 且无冰。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2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宜采用-5℃;4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宜采用0℃。 B 错。 4.0.5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15℃,风速对于最大设计风速35m/s 及以上地区可采用15m/s, 最大设 计风速小于35m/s 的地区可采用10m/s 。C 对。 4.0.8在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 2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宜采用+10℃。 D 错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表3.7.5。 A 应该是埋深处最热月平均温度。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第3.2.2条、第3.3.2-1 条、第3.3.3条、第3.3.5条。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 附 录D 表D.9 和 表D.11。 查表D.11, 校正系数K=0.88, 裸母线载流量I.=1500÷0.88=1704.5A 查表D.9, 矩形铝母线长期允许载 流量I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2第5.3.5条及表5.3.5。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 第4.1.12条。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07) 第3.5.3条、第3.5.4条.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 定》(DLT 5222-2005) 第7.6.3条。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第3.2.2条、第3.2.8条、第3.2.10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第10.1.10条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 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 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选项A 对);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选项B 错误)时,可不 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2.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D 对 3.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 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选项C 错误),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第5.2.4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依据《导体与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2-2005) 第7.3.8条。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1)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第3.7.4条第3款1).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交 流和直流回路、强电和弱电回路相互间不应合用同一根控制电缆。 (2)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7.4条第3款3),交流断路器双套跳闸线圈的控 制回路以及分相操作的各相弱电控制回路不应合用同一根控制电缆。 (3)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7.4条第5款,来自同一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 三相导体及其中性导体应置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4)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7.4条第4款,弱电回路的每一对往返导线应置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1)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6.1条第5款,多芯电力电缆导体最小截面,铜 导体不宜小于2.5mm?, 铝导体不宜小于4mm?。选项A 错误。 (2)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第3.6.1条第6款,敷设于水下的电缆,当需导体承 受拉力且较合理时,可按抗拉要求选择截面。选项B 错误。 (3)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第3.6.1条第1款,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缆导体 温度不得超过电缆绝缘最高允许值。选项C正确。 (4)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6.7条,对熔断器保护的下列低压回路,可不校 验电缆最小热稳定截面: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1)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5.3.5条,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得平行敷设于地下管 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选项A 错误。 (2)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5.3.5条,电力电缆直埋敷设于排水沟旁1m处, 满足规范要求。 (3)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5.3.5条,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平行距离为0.5m。 同一部门使用的控制电缆平行紧靠直埋敷设合理。 (4)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5.3.5条,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平行距离为0.5m。 选项D 错误。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1)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1.1条第6款.核电厂常规岛及与生产有关的附 属设施,应采用铜导体。 (2)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1.2条,电压等级1kV 以上的电缆不宜选用铝合 金导体。 (3)应急照明回路应选择铜导体。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1)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2.2条第1款,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 系统,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不应低于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第2款中有类似的 规定。应为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的某个倍数。选项A 错误。 (2)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第3.3.8条,对6kV 及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应选用内、外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三层共挤工艺特征的型式。10kV 属于“6kV 及以上”,选项B 正确。 (3)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4.4条第3款,敷设在桥架等支承较密集的电缆 可不需要铠装。选项C 正确。 (4)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3.4.8条第3款,海底电缆宜采用耐腐蚀性好的镀 锌钢丝、不锈钢丝或铜铠装,不宜采用铝铠装。选项D 正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18第4.1.11条,第4.1.12条,输送容量无关影响计算电流, 进而对感应电动势有影响,故电缆金属层接地方式的选择与输送容量有关。选项D 正确。电缆金属层接地 方式的选择与电缆长度有关,选项A 错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