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整顿,就是明确整理后需要物品的摆放区域和形式,即定置定位。
A选项属于清扫,B选项属于整顿需明确的,C选项整顿需明确的,D选项属于整理。E选项属于维护保养的相关要求。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指标里没有C。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甲乙丙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A选项正确。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并没有国外先进的安全标准,B选项错误。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冶炼目录(2015版)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5〕124号)锰铸造企业属于金属冶炼企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按海因希因果连锁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题目中“人群逆行涌上观景平台”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原因是人的缺陷以及遗传及社会环境因素,故本题选AB。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设置视频监控并不能做为应急处置,A选项内容错误。
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用表的形式列在附件中,B选项内容正确。
事故风险描述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对淹溺风险评估属于该内容,C选项内容正确。
桌面推演是应急预案编制程序的一部分,D选项内容正确。
应急处置包括了应急处置程序、处置措施,两者内容要同时具备,E选项内容错误。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22〕136号),列支内容1:破旧电表箱属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符合要求。费用列支内容2:电信公司前兆网费属于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与工程项目无直接相关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是不可以列支,题干中网费并未进一步明确细节用途,建议不选。费用列支内容3:安全生产费用不得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费用列支内容4:安全防护用品费用仅限于个体防护装备,员工宿舍遮光窗帘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列支范围。费用列支内容5: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相关的培训费,不包括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费。综上,A、B选项正确。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时,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对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 程监督,ACE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采取本质论预防控制原则,而不是发生事故以后“四不放过”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使用配重块时,应【对其全部行程加以封闭】,直到地面或者机械的固定配件处,避免形成挤压陷阱。如下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可靠性指标包括机器的无故障性、耐久性、维修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人们常用可靠度、故障率、平均寿命(或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维修度】等指标表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补充保护措施也称附加预防措施,是指在设计机器时,除了一般通过设计减小风险,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和提供各种使用信息外,还应另外采取的有关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错误,联锁控制通常用于确保在特定条件下,两个或多个运动部件不能同时动作,以防止可能的碰撞或干涉。然而,对于“同时运动”的部件,设置联锁控制可能会限制它们的正常功能,因为联锁通常用于防止同时运动,而不是促进或允许同时运动。在这个情境下,如果部件本就需要同时运动,联锁控制反而可能增加安全风险或降低机床效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低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10kV 作业中,无遮栏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有遮栏时,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5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超纲题】依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1.6.1 金属压力容器检验周期,金属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参与化学反应,因此不属于化学抑爆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 ,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实现冲压安全的对策:
第一,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避免人的手部伸入模口区。
第二,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B选项错误)
第三,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第四,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的下行程期间,人手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碳化钙,俗称“电石”,是一种无机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炔,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明火、高热时极易燃烧爆炸,属于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3类:
(1)I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大的货物。
(2)Ⅱ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3)III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碳化钙应使用I类包装。
以下为超纲知识点:
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易燃液体的分级:
(1)I类包装:初沸点≤35℃。例如,汽油、正戊烷、环戊烷、环戊烯、乙醛、丙酮、乙醚、甲胺水溶液、硫化碳等;B选项错误。
(2)Ⅱ类包装:初沸点>35℃,且闪点<23℃。例如,石油醚、石油原油、石脑油、正庚烷及其异构体、辛烷及其异辛烷、苯、粗苯、甲醇、乙醇、噻吩、吡啶、香蕉水、显影液、镜头水、封口胶等;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III类包装:初沸点>35℃,23℃≤闪点<60℃。例如,煤油、磺化煤油、浸在煤油中的金属镧、铷、铈和壬烷及其异构体、癸烷、樟脑油、乳香油、松节油、松香水、癣药水、制动液、影印油墨、照相用清除液、涂底液、医用碘酒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运输车辆应具有固定气瓶的相应装置,散装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应大于气瓶高的 1/4;横放时,瓶端应朝向一方,高不得超过5层且不得超过车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不存在安全隐患。带锯条的锯齿应锋利,齿深不得超过锯宽的1/4,厚度应与带锯轮匹配;
B选项存在安全隐患。上锯轮处于任何位置,防护罩均应能罩住锯轮3/4 以上表面;
C选项不存在安全隐患。锯条焊接应牢固平整,接头不得超过3 个,两接头之间长度应为总长的1/5以上,接头厚度应与锯条厚度基本一致;
D选项不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降噪、减振措施,在空运转条件下,机床噪声最大声压级不得超过90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