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在管道、储罐、塔器等设备外壁上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同时还应检测设备内气体含量;在设备及管道外环境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B选项:动火作业有效期为8h。C选项正确,固定动火区动火,不需要办理作业票。D选项错误:消防管道切割一级动火作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 α(β1q1/Q1 +β2q2/Q2 + … + βnqn/Qn) R=2x(5×2/5+20×2/1+4×1/5)=85.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健康监护不仅起到保护员工健康、提高员工健康素质的作用,也便于早期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使其早期得到治疗。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选项错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应急资源调查应当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单位以及周边单位和政府部门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A选项内容正确。 桌面推演是应急预案编制程序的必要步骤,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B选项内容正确。 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尽可能简明化、图表化、流程化,C选项内容正确。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县应急局对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存在利益关系,不能作为预案评审专家,D选项内容错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2),吊装时警示标志缺陷是“2113 标志标识缺陷”物的因素;勤杂工误入作业车辆右侧行走是“1202 操作错误”人的因素;未设置监护人员属于“1203 监护失误”人的因素;夜间照明不良是“3110 采光照明不良”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拇指的远端指骨截肢损失300个工作日。 B选项正确:脚部中趾中间趾骨截肢损失75个工作日。 C选项错误:内脏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200个工作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538×300×8)×106=1.548≈1.5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造成现场处置方案的问题是“应急处置方案未提及此类事故会影响到楼梯间”,属于应急预案处置方案风险描述缺失,B选项符合题意。 应急预案内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或者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2),①属于“211507 网络环境”物的因素;②属于“2106 电离辐射”物的因素;③属于“3901 强迫体位”其他作业环境;④属于“2114 有害光照”物的因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将大量的事故资料进行总结分类,将汇总整理的资料及有关数值,形成书面分析材料或填入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使大量的零星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从各种变化的影响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企业:1000X4.5%+200X2.25%=49.5万;乙企业:950X4%=38万;丙企业:3万X8=24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当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B选项正确: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用人单位应给予判废和更换新品: a)个体防护装备经检验或检查被判定不合格; b) 个体防护装备超过有效期; c) 个体防护装备功能已经失效; d) 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判废或更换条件。 C选项错误:不得维修 D选项错误: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当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首先要判断事故级别,该事故是一般事故,报告到市一级。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几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工作方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以下情况不应起吊:1) 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指挥信号不明;2) 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3) 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索具打结,索具不齐,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无衬垫;4)吊物质量不明,与其他吊物相连,埋在地下,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应当捆绑、紧固后,吊钩从垂直方向试吊,试吊成功后起吊,题目中不宜用叉车将空发酵罐固定在吊钩处,A选项内容错误。 一、二级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质量虽不足40 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三级吊装作业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作业方案应经审批;吊装12t空发酵罐不需要编制作业方案,B选项内容正确。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并按GB/T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进行指挥,C选项内容正确。吊装过程阳光刺眼,不利于指挥,光线充足,变换角度,可以看清场地,不属于无法看清场地、吊物的情形,D选项内容正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错误:硫化氢属于急性毒性类别2高毒,甲醇属于急性毒性类别3,低毒。B选项错误:丙烯属于易燃气体,没有毒性,一氧化碳属于高毒。C错误:甲苯没有急性毒性,甲醇属于急性毒性类别3,低毒。D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该断电、挂牌、上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错误: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吊物时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既是断路作业又是动土作业。 A选项:动土作业人员在沟(槽、坑)下作业应按规定坡度顺序进行,使用机械挖掘时,人员不应进人机械旋转半径内:深度大于2m时,应设置人员上下的梯子等能够保证人员快速进出的设施;两人以上同时挖土时应相距2m以上,防止工具伤人。 B选项错误:在拆除固壁支撑时,应从下而上进行;更换支撑时,应先装新的,后拆旧的; C选项: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 D选项:D是断路作业要求,在道路上进行定点作业,白天不超过2h,夜间不超过1h即可完工的,在有现场交通指挥人员指挥交通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区域设置了相应的交通警示设施,可不设标志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