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道题的考点是焊后热处理。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方式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其目的是调整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降低或消除应力,避免变形、开裂,并保持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
【知识点延伸】熟悉焊后热处理的工艺种类、目的及性能和用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高温回火。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即调质处理,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钢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缝,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高温回火温度范围为500~780℃(一般要求不超过800℃),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力求内外壁均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这道题的考点是焊接后质量检验。
γ射线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元素产生的。施工探伤都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射线源。常用的同位素有钴60和铯137,探伤厚度分别为200mm和120mm。γ射线的特点是设备轻便灵活,特别是施工现场更为方便,而且投资少,成本低。但其 光时间长,灵敏度较低,用超微粒软片铅箱增感进行透照时,灵敏度才达到2%。另外γ射线对人体有危害作用,石油化工行业现场施工时常用。
【知识点延伸】焊后质量检验,教材共介绍了5种,这5种方法都是无损探伤,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是历年考试都涉及到的内容,望考生引起重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为A或B,但B只能用于被磁化的材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钢材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手工方法、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又称酸洗法)三种。目前,常用机械方法中的喷砂处理。
1.手工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物件表面及没有条件用机械方法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表面。即用砂皮,钢丝刷子或废砂轮将物体表面的氧化层除去,然后再用有机溶剂如汽油、丙酮、苯等,将浮锈和油污洗净,即可涂覆。
2.机械方法适用于大型金属表面的处理。它有干喷砂法、湿喷砂法、密闭喷砂法、抛丸法、滚磨法和高压水流除锈法等。
(1)干喷砂法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质量好、设备简单。但操作时灰尘弥漫,劳动条件差,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且影响到喷砂区附近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保养。
(2)湿喷砂法分为水砂混合压出式和水砂分路混合压出式。
湿喷砂法的主要特点是:灰尘很少,但效率及质量均比干喷砂法差,且湿砂回收困难。
(3)无尘喷砂法。它是一种新的喷砂除锈方法。其特点是使加砂、喷砂、集砂(回收)等操作过程连续化,使砂流在一密闭系统里循环不断流动,从而避免了粉尘的飞扬。无尘喷砂法特点是:设备复杂,投资高,但由于操作条件好,劳动强度低,仍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机械喷砂法。
(4)抛丸法。此法特点是:除锈质量高,但只适用于较厚的,不怕碰撞的工件。
(5)高压水流法是采用压力为10~15MPa的高压水流,在水流喷出过程中掺入少量石英砂(粒径最大为2mm左右),水与砂的比例为1﹕1,形成含砂高速射流,冲击物件表面进行除锈。此法是一种新的大面积高效除锈方法。
3.化学方法(也称酸洗法)。主要适用于对表面处理要求不高、形状复杂的零部件以及在无喷砂设备条件的除锈场合。
4. 火焰除锈。此种方法适用于除掉旧的防腐层(漆膜)或带有油浸过的金属表面工程,不适用于薄壁的金属设备、管道,也不能使用在退火钢和可淬硬钢除锈工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道题的考点是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等级标准。
St2――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可保留粘附在钢材表面且不能被钝油灰刀剥掉的氧化皮、锈和旧涂层。
St3――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Sa1轻度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
Sa2.5――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 ——使钢材表面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非常彻底除掉金属表面的一切杂物,表面无任何可见残留物及痕迹,呈现均一金属本色,并有一定粗糙度。
【知识点延伸】熟练掌握钢材表面原始锈蚀A、B、C、D四级和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等级St2、St3、Sa1、Sa2、Sa2.5、Sa3六级的标准,这是考核的重点内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静电喷涂法。涂料经喷嘴雾化后喷出,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电,当经过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体电离区时,将再一次增加其表面电荷密度。这些带负电荷的涂料微粒的静电场作用下,向导极性的工件表面运动,并被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漆雾的弹回力小,大大降低了漆雾的飞散损失,提高漆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粘贴绝热层主要用于非纤维材料的预制保温瓦、保温板等等绝热材料的施工。
绑扎绝热层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绝热层结构形式,主要用于管、柱状保温体的预制保温瓦和保温毡等绝热材料的施工。
钉贴绝热层主要用于矩形风管、大直径管道和设备容器的绝热层施工中,适用于各种绝热材料加工成型的预制品件,如珍珠岩板、矿渣棉板等。
充填绝热层是最简单的绝热结构,常用于表面不规则的管道、阀门、设备的保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等。
(1)流动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有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等。
1)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对道路、场地要求较高,台班费较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2)塔式起重机
1)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和拆卸。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
(3)桅杆起重机
1)特点:属于非标准起重机,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设备、构件吊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Qj = K1•K2•Q
Qj =1.1X1.1X(82+4)=104.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尼龙带适用于工件吊装用索具,特别适用于精密仪器及外表面要求比较严格的物件吊装。尼龙带应避免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以免造成腐蚀。尼龙带用于吊装索具时,安全系数应取6~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择步骤: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工作幅度也就确定了。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和站车位置,由特性曲线来确定起重机的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工作幅度、臂长,由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
4)如果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时,则起重机选择合适,否则重复上述过程再进行新的选择。
5)校核通过性能。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缆索系统吊装:用在其他吊装方法不便或不经济的场合,重量不大、跨度、高度较大的场合。如桥梁建造、电视塔顶设备吊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安装施工中,对设备和管道内壁有特殊清洁要求的,应进行酸洗,如液压、润滑管道的除锈应采用酸洗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管道试验压力的确定
(1)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并不得低于0.4MPa;
(2)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PT=1.5P[σ]T/ [σ]t (2.4.1)
式(2.4.1)中:
PT—试验压力(表压)(MPa);P—设计压力(表压)(MPa);
[σ]T—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σ]t—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2)当试验温度下,[σ]T/ [σ]t大于6.5时,应取6.5。
3)应校核管道在试验压力条件下的应力。当PT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T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3)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2倍;当设计压力大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加0.5MP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P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